|
邯鄲:咬定目標 奮力建成國家級數字檔案館河北省邯鄲市自2016年開始創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8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重視支持下,市檔案館咬定創建目標不放松,一任接著一任干,實施先建后創兩步走戰略,邊建邊用、以用促建,不斷推動創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期,被國家檔案局正式授予國家級數字檔案館。一是領導重視、科學謀劃。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全省檔案工作的意見》要求,市檔案館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呈報建設數字檔案館專題報告,得到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到市檔案館調研指導,市財政撥付9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數字檔案館建設。 邯鄲市成立數字檔案館建設領導小組,先后到湖南、陜西、安徽、山東和天津等地學習考察。同時,組織學習《數字檔案館建設指南》《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辦法》等政策文件。經過調研論證,制定了《邯鄲市數字檔案館建設方案》,得到國家檔案局批復認可。 二是項目帶動、穩步實施。市檔案館結合原有條件,將建設項目劃分為技術服務及軟硬件、機房及監控、基建裝修、庫房消防等4個子項目,2018年9月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經過招標投標、督導施工、工程驗收等環節,于2020年7月建成數字檔案館。在局域網、政務網、互聯網三網平臺上部署了離線接收、檔案管理、檔案利用、民生檔案自助查詢、館際互查等12套業務系統,實現各項業務工作電子化、數據化、網絡化。建成計算機機房、數字化加工室、音視頻采集室、查閱中心等業務和服務用房并投入使用,以用促建,不斷檢驗和完善數字檔案館功能。三是創建引領、提質升級。圍繞創建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市檔案館全力以赴,沖刺創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明確館主要領導任組長、其他縣級干部任副組長、各部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整體融合的工作機制。全面學習領會國家有關政策文件和行業標準,對標對表,找準努力方向。 組織業務骨干赴先進省份觀摩學習,不斷完善創建思路。開展自測自查自評,查找差距和不足。按照任務分工,對工作事項進行分解,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工作落地落實。四是強基固本、重點攻堅。加快數字檔案資源建設,開展存量檔案數字化、增量檔案電子化工作。提高存量數字化率,采取“小步快跑”方式進行,每年開展一定數量的數字化加工,建立涵蓋全部館藏的文件級和案卷級機讀目錄數據庫,目前,館藏檔案數字化率達到80%。解決增量電子化問題,深入多家立檔單位調研,現場對接電子檔案移交接收有關事項,完成40余家立檔單位近10萬件電子檔案和數字化成果接收進館。 強化檔案信息安全保障,細化實化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加強機房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機房溫濕度控制、安全防范、運行操作等管理制度。加強數據安全管理,采用備份一體機、硬盤、光盤等多種介質備份,使用高標準防磁柜妥善保管,重要數據異地備份。加強涉密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做到“四個!,即專人負責、專門房間、專用電腦、專一涉密數據庫。通過安全管理全覆蓋,確保檔案信息絕對安全。
來源:中國檔案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