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總結苦難輝煌的百年奮斗歷程,展望光明燦爛的未來,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著重闡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出了明確要求!稕Q議》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戰略性、根本性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再創輝煌偉業提供了行動指南。
檔案工作者自覺結合自身職責和時代需要,深刻領會《決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檔案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四個好”“兩個服務”的目標要求,把檔案工作這項利國利民、惠及千秋萬代的崇高事業發展好,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守正創新,奮力實現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
當前,科技創新進入空前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創新版圖、重塑經濟結構。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對社會生產生活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并引發巨大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圍繞科技強國、數字化轉型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新時代檔案工作者必須深刻認識和領悟時代之變,必須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胸懷國之大者,樹立為民情懷,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奮發有為,著力推動檔案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
圍繞貫徹實施新修訂的檔案法和《“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創新思路,加強管理,以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助力“四個體系”建設和發展。
1.聚焦檔案治理體系、資源體系、利用體系、安全體系,進行科研規劃和布局
圍繞服務“四個體系”建設,注重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對檔案事業創新發展具有普遍性、緊迫性、突破性、長遠性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布局謀篇。廣泛吸納各方意見,充分考慮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社會期待、檔案人員的期盼,逐年編制檔案科技項目立項選題指南,發揮好科研方向的指揮棒作用。
2.創新機制,規范科技項目立項管理
近年來,各級檔案科研工作者申報檔案科技項目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項目申報數量逐年攀升。2022年,國家檔案局建立檔案科技項目預評審制度,請地方或部門向國家檔案局推薦科技項目前,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預評審,篩選出具備一定條件、有一定質量的項目再推薦。國家檔案局在立項評議時,增加重點項目答辯環節,組織評審專家對申報重點項目的研究團隊開展答辯工作,對多個申報團隊進行擇優選拔。
3.樹立鮮明導向,提高科技項目立項質量
在立項評審環節,更加突出應用導向,針對檔案工作短板、弱項、瓶頸,強化對申報項目預期成果應用前景、應用場景的評估和預判,增加成果轉化應用因素在立項評審環節的權重。更加注重研究團隊是否具備相應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條件,鼓勵區域、行業內不同單位或跨區域、跨行業的單位聯合申報,集中力量針對普遍共性問題開展研究。更加注重科研經費的投入產出績效,積極爭取加大科研經費支持力度。
4.加強項目過程管理,完善科技成果獎勵工作
加大檔案科技項目中期檢查力度,督促項目進度,監督項目質量,及時終止不合格的項目。進一步規范驗收工作,嚴把出口關,嚴格依據項目任務書確定的目標、指標和驗收標準規范進行項目驗收。突出成果對檔案事業發展的貢獻導向,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實效和前景在成果獎勵中的權重,把那些創新水平高、實用性強、應用轉化好的科技成果評選出來,推廣開來。
5.研究制定管理辦法,推進建設重點檔案實驗室
建設重點檔案實驗室是《規劃》科技興檔工程的組成部分,是聚集和培養優秀檔案科技人才、組織科技創新、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的重要基地,主要任務是針對新時代檔案事業創新發展中重大、關鍵和共性科技問題,開展高水平應用基礎研究,承擔檔案科技基礎性工作。國家檔案局正在研究制定重點檔案實驗室管理辦法,依托國家科研機構、大學、科研基礎好的檔案館,建設認定重點檔案實驗室,積極發揮重點實驗室在科研條件、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定向委托重點實驗室承擔重大科技任務。
6.運用信息技術,提升科技管理服務水平
2022年,將建成全國檔案科技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對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實行申報、立項、實施、驗收等環節全流程管理,進一步規范和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同時,建立項目成果庫、科技信息資源庫等,面向檔案部門和檔案人員提供科研管理和成果推廣服務。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推動數字化轉型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重要任務,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創新科技,是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新修訂的檔案法設置“檔案信息化建設”專章作出規定,《規劃》對檔案信息化提出了明確目標和任務要求,檔案信息化發展要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目標。
1.提高工作站位,主動融入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加速實現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
數字中國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檔案部門要強化使命感和緊迫感,全面融入數字時代。數字檔案館(室)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載體和當前推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是實現“四個好”和“兩個服務”的助推器,必須從戰略高度大力推進數字檔案館(室)建設,避免落伍掉隊。各級檔案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把握發展契機,趕上數字時代的高速列車,全面加速建設數字檔案館(室)。
2.爭取納入規劃,列入計劃,參與協調機制,加大檔案信息化工作力度
黨委、政府,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將檔案信息化納入本級、本部門信息化發展規劃和項目建設計劃是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前提。檔案部門要積極加強與發改、財政、信息化等主管部門的溝通,主動提出建議和申請,爭取得到項目、資金和相關資源的支持;積極參與加入或建立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等工作協調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好信息化建設協同工作,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各級檔案主管部門加強統一領導,制定本地區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做好本地區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的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和監督指導工作,強化組織協調、爭取資金保障、完善標準規范、舉辦宣傳培訓、組織觀摩交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有效措施,有計劃、分步驟地全面推進地區或行業系統數字檔案館(室)建設。
3.實施點面結合,先易后難,高效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全局性工作
處理好試點探路與整體推進的關系,試點工作不是最終目的,不能成為持續多年的工作常態,要在總體推進上下功夫,實現由點及面廣泛開花結果。以基礎條件較好的單位做試點,先行先試探索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建設經驗,深入研究總結試點經驗,積極穩妥在面上推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后續單位提供思路和借鑒;基礎較差的也要明確方向、堅定信心、不坐等條件,從易到難逐步推進!笆奈濉逼陂g,全國地市級以上檔案館將全面建成數字檔案館,區縣級數字館也將達到80%左右,預計“十四五”后期,機關數字檔案室和企業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將會出現加速發展的局面。
4.堅持統籌兼顧,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與基礎工作互相促進,實現高質量協調發展
各級檔案部門應以推進信息化為牽引,帶動檔案業務基礎工作上臺階,使收、管、存、用等各項業務工作得以規范和提升,與數字化轉型相匹配相適應,實現互動發展;統籌存量與增量數字化資源,繼續做好“存量數字化”,不斷提高館藏、室藏檔案數字化率和成果質量,同時大力推進“增量電子化”,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電子文件“應歸盡歸”和電子檔案“應收盡收”,數字檔案室實現各類電子文件在線歸檔,逐步邁向“單套制”;統籌處理好加快進度與保障質量的關系,按照國家檔案局和有關上級部門發布的數字檔案館、數字檔案室和企業數字檔案館(室)相關建設指南,以及相應的測試評價驗收辦法等文件要求逐項對標,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規范,保障建設質量,實現又好又快的工作格局;統籌信息化建設與館舍基建,盡可能協同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與新館建設或館室升級改造同步進行,力爭實現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建成。
5.注重腳踏實地,立足當前兼顧發展,務實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化項目建設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信息化建設更需做好頂層設計,有序推進實施,更需注重實效,合理安排資金需求。檔案數據資源建設要堅持高標準,盡可能增強前瞻性避免造成浪費,軟硬件建設不求一步到位,但要以長遠眼光做好謀劃考慮將來發展,做到既能滿足當下又可兼顧后續發展需要。
6.加強學習借鑒,共享示范經驗,以人才培養提升檔案信息化建設水平
當前各級檔案部門普遍面臨信息化人才缺乏的局面,檔案人員必須加強對信息技術基本知識的學習,積極參與項目建設,充分與信息技術人員開展溝通與合作,在實踐中鍛煉成長,逐步打造自己的檔案信息化團隊;拓寬視野積極學習先進經驗,以“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全國示范數字檔案室”和相關試點單位優秀案例為參考樣板,借鑒其成功經驗,努力趕超體現后發優勢;善于借助外腦,發揮外部專家作用,在數字檔案館(室)建設規劃、方案制定、項目實施等方面,獲得全面的咨詢和指導;上級主管部門可舉辦業務培訓、經驗交流、現場觀摩等活動,以及有計劃地組織專家團隊,開展專項業務指導和對口幫扶,通過加快人才隊伍培養,提升檔案信息化總體水平。